01 林清玄說: 當我們回到生活的原點,還原到素樸之地的生活,無非是“輕羅小扇撲流螢”,無非是“薄薄酒,勝茶湯,粗粗衣,勝無裳”,或者是“短笛無腔信口吹”,或者是“小樓昨夜聽春雨”。 任雨落風驚,自靜水流深。 一個行者向老和尚學習“道”—— 于是問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飯。” 行者問:“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砍柴、挑水、做飯。” 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 老和尚:“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飯即做飯。”(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行者豁然開悟。 我們寄希望于更厲害的道理來過好一生,殊不知真理往往簡單,只是需要用一生去領悟。 02 歷經千山萬水,三毛說:“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 大鋼琴家霍洛維茨說:“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樸素原來最有力量。” 顧城說:“我需要最狂的風和最靜的海。” “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的悲劇就在于——我們以為道理淺顯,所以從未真正去踐行。 最深刻的道理就如同靜水流深,看上去沒什么大不了,但正是大智所在。 陶淵明辭棄歸隱,住在一個寧靜的村莊,因此有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獨立人格。 周敦頤拒絕官場腐敗,才有了“出淤泥而不染”的潔身自好。 王冕淡泊名利,留下了“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佳話。 當一個人能透過紛呈的世相,探知到內在的本源時,那種真正大徹大悟的心境,便是靜水流深。 03 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美不在于金錢多寡,也不在地位高低,正如蘇軾所說:“江山本無主,閑者是主人。” 放下手機,放眼窗外,也許寂靜的枯枝正在冒芽。停下腳步,審視周邊,也許路旁的野花開得正艷。 我們從未停止遇見,只是習慣讓我們視而不見。 一位羊倌曾經說,他很快活,因為他可以與野花攀談與林鳥對話,隨白云飄蕩草原起舞。 最動蕩的美,往往蘊于靜水流深。 這是自然饋贈的厚禮,唯有單純明凈的心才能發現。 04 有人說過: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內心缺少什么,那么只需要看他在炫耀什么。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自卑什么,那么只需要看他在掩飾什么。 陳道明從影20多年來,事業早已到達了頂峰。 《圍城》里的方鴻漸讓他一夜名滿天下,后來他突然發現,在那個躁動的名利圈子,很多東西都是浮夸的,他就一直琢磨,怎樣做一個正常的人。 此后他給自己劃定了一個目標: 我這一輩子,就是在做一個人。很倔強的,做一個簡樸生活的人。 他喜歡離群索居的生活:一個人蝸在家里用毛筆抄寫唐詩,坐在雕花的中式座椅上彈琴、閱讀古書,窗外的天空藍得仿佛要流淌出來。 05 蒙田說過,真正的學者就像田野上的麥穗。麥穗空癟時,它總是高傲地昂著頭。 麥穗飽滿而成熟時,它總是低垂著腦袋。往往越是道行深厚的人越懂得沉靜謙卑。 葉圣陶成名后去教書,經歷欄只寫了四個字“小學教師”。 季羨林一生自稱教書匠,“我的工作主要是爬格子”。 楊絳低調至極,面對出版社的力邀時,她風趣回絕:“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真正的修養是靜水流深,胸中有萬千丘壑卻從不張揚,低調處事謙和為人。 06 靜水流深并非乏善可陳,而是簡樸之中蘊含著更為豐富的質素。 正如最動蕩的美是安靜的,最深刻的道理是簡單的,最動人的味道是樸素的。 拋卻浮華,對世界的領悟才能流深。 真正的安寧來自沉靜自足的專注,真正的藝術源于用心打磨的純粹,真正的修養在于不顯山露水的品格,遠離浮躁,自我的造詣才能流深。 因此,一個人最好的擁有莫過于靜水流深。 以靜水流深之心與這個世界相處,與他人相處,與自己相處。 無言中氣質盡顯,清靜中歡喜自生。 +10我喜歡
原創: 墨安 墨上塵事 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 ——畢淑敏 《精神的三間小屋》 今天,三月八日,是一個好日子。 像我這么一個把女人當手心里的寶的男人,必須要端端正正恭恭敬敬真真誠誠向“墨安閑語”的女作者、女讀者致以節日的問候,祝你們永遠年輕,幸福健康! 說三月八日是一個好日子,還因為今天是“墨安閑語”文學微刊一周歲的生日。 是不是和我一樣,恍然一夢,感嘆連連:哇,都一年了呀! 千真萬確,“墨安閑語”一歲啦! 除了感嘆,最重要的是趕快快送上祝福,唱起生日歌吧。 昨天,一個朋友在微信上問我:墨安,我敢打賭,三月八日的“墨安閑語”會發你的文。弱弱地問一聲,你是矯情呢,還是煽情呢? 人與人一場緣,心與心一段情。你這么懂我,我也想弱弱地問一聲,你是不是很愛我? 嘿嘿,我就是喜歡這么自作多情。 “墨安閑語”文學微刊創辦一年了,是有很多值得寫的。但我不想矯情,也不想煽情,若非要和情扯上點關系,我愿意用情,抒情。 情,是一顆心遇到另外一顆心,而不是一張臉遇到另一張臉。這句話是形容愛情要以心換心,心心相印,套用在“墨安閑語”和你的關系上,我以為也是熨帖的。作者用心寫作,編者用心制作,讀者用心閱讀,每一個人,每一個環節都沒有敷衍,都沒有應付,這就是最好的愛,最深的情。 有人說,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然而,我不想和這個世界無話可說,我也不想你與我在茫茫網海中好不容易相逢了卻無話可說。 值得欣慰的是,從2016年3月8日發表第一篇文《閑語為安》,到昨日推送的《行走在春天里》,一年的時間里,雖然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墨安閑語”沒有完全做到天天推送全新的原創作品,但看到“歷史消息”里三百多篇文章,還是讓我百感交集。從最初的墨安一個人孤獨地“有病無病的呻吟”,到現在匯聚了數十位作者的“百花齊放”。在這些年齡跨度從六零后到九零后的作者中,有自由撰稿人,有網絡寫手,其中不乏省市作協會員。更可喜的是,“墨安閑語”現在已經擁有了一支從文章編輯到校對到制作穩定且優秀的營運團隊,而由營運團隊從“墨安閑語”精選的優秀稿件推薦到傳統媒體發表的已經達到了三十多篇,讓部分作者的作品第一次印刷在了公開發行的報刊上…… 當然,這些所謂的“成績”,在遍地開花的微信公眾號里,算不得有多“斐然”。路漫漫其修遠兮,“墨安閑語”還將上下求索。只要你在,“墨安閑語”就不敢懈怠,就不敢辜負。 前幾天,有一個朋友問:墨安,你聽過的最美情話是什么? 我把“墨安閑語”后臺的一個讀者留言復制給她看——“墨安閑語”不用多好,我喜歡就好。 縱然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墨安閑語”的,不知道你眼中的“墨安閑語”是什么樣子,也不知道你有沒有把一年里“墨安閑語”推送的三百多篇原創作品讀完過,但我一直相信,緣分不因遲早。何時相逢,都是剛好。早一點相遇,我們可以陪伴著多走一段路;遲一些邂逅,我們可以把未來的日子全部交付。 “墨安閑語”不用多好,我喜歡就好——問世間情為何物,一句話便叫人感激涕流。 我記得當時我在后臺動情地回復:“墨安閑語”還沒有很好的時候,你不嫌棄就好。 是呀,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情若相眷,不語也憐惜。一杯熱茶,暖的是身;一句懂得,暖的是心。世間的情誼,還有什么比一個喜歡,一個不嫌棄更好的呢? 說了不矯情,不煽情,只抒情,用情。那么,你且聽我說,過去的一年里,如果“墨安閑語”打動你還不夠,還不能讓你喜歡得更多一些,請你也別急著失望,輕易和“墨安閑語”揮手說再見好嗎?只需要把你想看的告訴我們,把你想寫的發給我們,在未來的日子里,只要我們還在一起讀文,一起寫作,不管是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語,還是轟轟烈烈的情來情往,我敢保證,會有一個又一個故事感染你,會有一段又一段話觸動你的內心…… 文藝不是必須,但有一顆熱愛文藝的心,人生不會那么寂寒。 最好的感覺是,在“墨安閑語”這個小小的平臺里,我們風雨見真情,我們平淡里窺真意。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 +10我喜歡
嫉妒是一種畸形心理,馬基雅弗利、培根及弗洛伊德都對這種心理進行過深入的研究。嫉妒本質就是自私,它是人生走向卑鄙的開始。 朋友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托,與朋友相處,如清風明月,坦蕩舒心,而倘若與嫉妒之心扯上干系,不但會失去朋友,還很有可能改變本應光明的人生路向。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他年少氣盛,雖英才蓋世卻心胸狹窄,妒才嫉能,屢害諸葛亮而不能如愿,自己卻因此而被活活氣死,死前還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憤。想想值得嗎? 再就是龐涓。龐滑這個人其實是很有才氣的,當年他與孫臏、蘇秦、張儀等都是鬼谷子的學生,名師出高徒,這幾位豪杰都以其各自的“絕活”,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多姿多彩的一筆。而龐涓因其嫉妒之心大濃,便將自己的那一筆寫成“黑色”,沒有人會將他與才能、抱負、正義、信念等聯系在一起,而只會以卑鄙的小人來界定他曾經的存在。 嫉妒,讓人性變形。 龐滑還是具有很強的機遇意識的,他在“大三”的時侯(“學兵法三年有余,自以為能”)看見他家鄉的一則招聘廣告,就急急地去應聘。王教投(鬼谷子本姓王)向來對他印象不好,所以他要求提前高校,王教授沒有半句挽留之言,只有忠厚老誠的孫臏同學,在他走時于一家很不錯的飯店為他餞行。酒入愁腸,龐涓當然也非常感動,表示回去以后,如果有合適的機遇,一定幫助孫臏謀得一理想的職務。 兩人信誓旦旦,酒淚而別。 王教授雖莫測高深,但愛憎自然分明,他聽說孫臏在校外的酒店招特龐涓,就批評他做人太實在,并再次告誡他萬不可與龐交往過密 孫臏卻將龐涓欲幫助其找工作的情節告訴老師。 王教授不以為然,說:“你乃名門之后,當務之急是將你祖上留下的兵書,深入地研究,只要身懷絕技,不愁天下人不識。” 孫臏聽從老師的教誨,繼續鉆修學業。后來因為王教投的好友墨翟先生的介紹,讓魏王得了孫臏的檔案,而且墨先生在向魏王引介時不僅說了孫臏的家庭背景(已故著名軍事家孫武的孫子),還重點介紹了孫濱的人品及學識。 魏王聽說孫臏和龐涓是同學,事后就去向龐涓打聽孫臏的情況。這時龐涓已做了魏國的國防部長,他早就把孫臏的事情忘在邊,現在聽說魏王要重聘孫臏,心里卻老大不高興。心想,魏的軍權,現都在我手里,倘孫臏一來,肯定會與我分庭抗爭。而況孫臏的才華他又不是不清楚。 但魏王卻極力想得到孫臏。 龐涓無奈,就給孫臏發去信息,讓他從速趕往魏 到了魏國后,魏王要任命孫臏為國防部副部長,征求龐滑的意見。龐涓的“德性”這時開始暴露,他假惺惺地對魏王說:“我們是同學,在學校時我稱他為大哥,現在我為正,讓哥哥為副,好像不近情理。不如先以客相待,等到機會成熟,我可以直接把軍事大權全交給他。” 魏王被龐涓的花言巧語說得信服了,就置孫臏以客卿的待遇后來在幾次的私談暗訪中,龐涓越發覺得孫臏才華橫溢,對他龐將構成挑戰,龐渭哪容得這等現實?便以極其卑鄙的手段,加孫臏以叛國罪入獄,又以魏之刑法處孫膜以刖刑。這刖刑就是將膝蓋骨打碎,導致終生殘疾。嫉妒之心猖獗,已讓龐滑徹底喪失了人性。甚至他已打算將孫臏精通的真傳兵法弄到手后,就將這昔日的同學好友置于死地。 好在孫臏及時發覺,裝瘋賣傻,才逃過一死。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幾年后的桂陵大戰,作為齊國隨軍總參謀長的孫臏,以圍魏救趙之計,將龐涓射死在馬陵道上 荀子說:“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嫉爐心很強的人,自己不學好,也不愿看到別人進步,自己平淡無奇,更不愿看到別人出類拔萃,自已住在貧民區,也不愿看到朋友住商樓。正如韓所言:“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試想,誰愿意與這樣的人交往? 嫉妒,就是良知的細胞開始壞死,于是卑鄙的劣根開始惡性滋非常可怕。 +10我喜歡
文 | Akihi 蘇軾寫過一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人間百態,每個人只能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看不到全貌。小到個人,大到國家,由此產生的吵架或戰爭,真的太多了。 只有懂得相互體諒,將心比心,多點理解,才能更好的相處! 01 有這樣一個故事: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走過來不停的在她耳邊嘮叨:火大了,鹽放少了…… 妻子一臉不耐煩:我知道怎么炒菜,不用你在邊上指導。 丈夫不慌不忙的說,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開車時,你在邊上喋喋不休時,我的感受如何…… 假如這對夫妻沒有進行這樣的溝通,那小小的矛盾會像心頭被插了一根刺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總會引起婚姻關系的潰爛。 而經歷了這次,兩人學會了相互體諒,懂得照顧對方的感受了,這樣的夫妻關系才會越來越好。 親密的夫妻關系都需要相互體諒,更不用說面對這么復雜的社會了。 在網上曾有這樣的帖子:“深更半夜跑滴滴的人都是怎么想的,真的有人為了錢不顧一切嗎?” 帖子發出之后,瞬間引發了熱議,最高的評論這樣說的:深夜跑滴滴的,都是要錢不要命的。 是啊,當你做到衣食無憂的時候,你就以為每個人都是如此。 可是世界上仍有大批的人為了生存,苦苦掙扎。 世界太大,我們永遠不可能了解所有,但是你不能無視別人的艱辛。 小說《十宗罪》中說:“有時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卻看不見社會底層最悲慘的世界。” 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去理解別人,自己才會“豁然開朗”,曾經的恩恩怨怨才會真正的放下。 02 年少時的我,就是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上高中的時候,家里很窮,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看到身邊的同學穿著名牌的衣服,有著見多識廣的經歷,他們意氣風發,生龍活虎。 對比之下,自己就像剛進大觀園的劉姥姥,一切是那么的新鮮,一切又是那么的令我拘謹。 時間一長,我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同時也對父母有了很大的不滿。 為什么我的家庭生活這么的寒酸?父母的教導我不再耐心的聽,他們關心也不在放在心上,甚至有幾次,僅僅因為一些小事,和父母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我埋怨父母,埋怨命運的不公,但是我從來沒有去體諒過父母,沒有考慮到,其實父母已經把最好的給我了。 直到有一次,我跟隨父親工作一個星期,我才知道他的不容易。 我父親是貨車司機,全國各地的跑,長期坐著開車,頸椎等身體很多部位都亮起了健康的紅燈。 日以繼夜的開車,真的太辛苦了。這時候,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幼稚。 后來的我不再幼稚的和同學攀比,用更加平和的心態和他們相處,卻發現并沒有人歧視我,我卻收獲了一群朋友。 《論語》中有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而相互體諒是真正理解對方最好的工具。 我們發展順利,飛黃騰達了,不要缺乏憐憫之心,我們困難重重,處境艱難了,也不要任意的仇視別人。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人人都有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挫折,相互體諒,學會尊重, 才能真正過好這一生。 03 心理學家麥基說:“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或想法時,心里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就會去現實中搜尋相關信息,最終形成一種” 真是如此“的心理定勢。不論我們懂了多少的道理,拿到了多高的學歷,我們每個人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世界。 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東西,而根本不在乎真相。 要想做到客觀公正,我們一定要懂得相互體諒,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觸摸到真實的世界。 中國農業大學一位院長葉敬忠,給他的學生寫了一篇《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他說,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窮苦生活體驗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明白窮苦生活到底意味著什么; 一個從來沒有經歷過借錢難的人,永遠不可能真正體會到向別人開口借錢的感受; 一個從來沒有撫養過殘疾孩子的父母,永遠不可能真正感受養育殘疾孩子所需要的各種付出和各種滋味。 正是因為,人們其實根本不可能,真正體悟到弱者的生活現實和心理世界。 因此,我們更加需要保持一種態度,也就是要嘗試像弱者一樣感受世界。 像弱者一樣思考,也是在提醒我們要相互體諒,因為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個世界,當我們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強行加給別人的時候,矛盾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工作沒有升遷,你覺得上司在打壓你,卻沒有從另外的角度思考,或者自己的能力真的需要再繼續提升。 婚姻不幸福,你覺得對方沒有在體諒你,卻沒有從另外的角度思考,或許自己真的需要聽聽對方的想法了。 當我們在評價別人的時候,要時刻記住,不是每個人都像自己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環境和性格,而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相互體諒。 一個人,只有懂得去體諒他人的不易,那么才有能力為他人著想,才是真正過好這一生的契機。 凡事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一想,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世間最高級的善良。 +10我喜歡
丁建文的推薦評比好物22497曾美玲的評價心得43228陳惠輝的評價心得51095
蔡承恩的優惠好物92947 杜建豪的優質推薦評比姜俊達的焦點新聞部落格78974 楊祐忠的焦點新聞部落格30173席秉柏的推薦購物清單 張晉霞的優惠好物64873程淑君的推薦評比好物59229 萬書瑋的熱門嚴選
留言列表